案1.右肱骨干骨折 右第2肋骨骨折

案1.右肱骨干骨折 右第2肋骨骨折

陈某,女,33岁,北京市朝阳区,燃料厂工人。

【就诊经历】患者1997年5月4日晚发生车祸,随即意识模糊不清、休克,立即送往附近医院就诊,经抢救意识恢复。X线片检查示:右肱骨骨折,右侧第2肋骨骨折。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1997年5月6日就诊于罗有明骨伤医院。

【检查】患者神志清楚,一般状况良好,右上臂瘀血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罗有明采用罗氏拇指触诊法检查发现,患者右上臂中段压痛阳性,可触及骨棱感及骨擦感,右胸部第2肋骨压痛阳性,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右上肢桡动脉搏动可及,患肢末梢血运及运动感觉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检查】X线片示(自带):右肱骨骨折,右侧第2肋骨骨折(图1-1-10A)。

【诊断】右肱骨骨折;右第2肋骨骨折。

【治疗】患者取坐位,一助手站于患侧后方,双手握住患肢肱骨上部固定,医者坐于患者对侧,嘱患者屈肘,同时双手握住骨折远端顺势下拉(充分牵拉呈水平线),双手拇指在骨凸之处向内侧推按骨折近端,余手指将骨折远端向外侧端托迎合,当手下骨擦感明显时,说明骨折已大部分复位。复位后可触及凸者复平,陷者复起。然后复贴、捋顺患肢,进一步纠正残余移位,采用舒筋活血手法通行患肢气血,加速肿胀消退,促进骨折愈合。

患者肋骨骨折未见明显移位,用胸部软板外固定。

1997年5月17日,复查X线片示:骨折处向外侧成角。手法纠正成角移位,摄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嘱患者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图1-1-10B)。

img

图1-1-10 右肱骨骨折

1997年6月22日,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患肢肿胀消退,右胸部感觉未见异常。骨折处骨痂逐渐形成,拆除夹板,嘱患者加强右上肢功能锻炼。

【疗效】患者右肱骨骨折处骨痂形成,骨折愈合可,功能活动恢复。

【按语】肱骨骨折,早在春秋时代已有认识,如《左传》中有“折肱”的记载,《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有“臑以折”的记载。罗氏正骨以古书为理论,实践中以牵拉推按、紧托迎合之法整复骨折,手法轻巧柔和,患者知痛骨已拢。复位后采用舒筋活血手法通行气血,以加速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