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3.第4、5颈椎椎体粉碎性骨折伴后错位
刘某,男,26岁,吉林省磐石县农民。
【就诊经历】患者1980年6月砌砖窑时因塌方砸伤颈部,当时昏迷,清醒后颈部疼痛、活动障碍,左侧上肢麻木。急送当地某诊所,给予维生素注射及跌打丸口服,回家休息。后症状加重,颈肩痛加剧,四肢疼痛、无力,经人搀扶方能行走。患者1980年9月23日入住当地医院,X线片示第4、5颈椎粉碎性骨折伴脱位,颈椎牵引治疗后症状略缓解,但仍不能行走,言语不清,二便失禁。为求进一步治疗,1981年2月11日患者于罗有明骨伤医院就诊。
【查体】轮椅推入病房,患者神清,查体合作,言语不清。颈部强直,活动受限,前屈4°,后仰2°,左右侧屈各2°,左右侧旋各5°。颈部压痛阳性,第4、5颈椎棘突后凸、左偏。四肢肌肉萎缩,肌力2级、肌张力下降。腹壁反射阳性、提睾反射阳性。Babinski征阳性。
【影像检查】X线片示:第4、5颈椎粉碎性骨折伴后错位(图1-3-4)。

图1-3-4 第4、5颈椎椎体粉碎性骨折伴后错位
【诊断】第4、5颈椎椎体粉碎性骨折伴后错位。
【治疗】助手扶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罗氏复贴手法松解患者颈肩部肌肉。一助手站在患者前面,双手捧住患者下颌两侧缓缓向上拔伸牵拉颈椎,医者拇指顶住第4、5颈椎后凸、左偏的棘突左下方,向右上方徐徐推压,待指下有滑动感,示复位成功。矫正复位后,继续复贴、推揉、点按、松解肩颈部肌肉并牵拉、环转活动患肢关节,颈托外固定。每周手法3次,配合针灸治疗,给予活络通经药物口服,嘱家属适当辅助患者活动四肢。
1981年2月18日,患者颈肩痛有所缓解,言语稍清楚。
1981年3月5日,患者言语清楚,可持单拐行走,但双腿打软。
1981年12月15日,患者颈肩痛明显减轻,言语清楚,可不持拐行走。
1982年2月6日复诊,患者可行走500m,二便正常,颈部活动可,四肢肌力近3级。
【疗效】言语清楚,二便正常,可不持拐行走,颈部活动可,四肢肌力近3级。
【按语】患者颈部外伤致第4、5颈椎体骨折,椎体形态改变,后凸、左偏,压迫脊髓及周围神经。治疗应循序渐进,在充分松解颈肩部痉挛肌肉和助手的拔伸牵引拉下方可推拨复位。复位需徐徐使力,切忌暴力推按。中病即止,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