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4.骨盆骨折(右侧耻骨、坐骨骨折)

案4.骨盆骨折(右侧耻骨、坐骨骨折)

姚某,男,28岁,河北省邯郸市邱县梁二庄乡农民工。

【就诊经历】患者2010年6月18日施工时被倒塌的土墙掩埋,救出后感右侧髋部、臀部剧烈疼痛,站立及行走困难,遂至北京某医院就诊,摄片示右侧坐骨支、耻骨支骨折。患者为求进一步中医保守治疗,2010年6月18日就诊于罗有明骨伤医院。

【检查】患者神清,一般情况可,担架抬入病房。强迫半卧位,腰骶及坐骨部肿胀伴散在瘀斑,右下肢较左下肢长约2cm,右下肢活动受限。罗氏拇指触诊检查发现,患者右侧骶髂关节肿胀瘀血,压痛阳性,右侧坐骨及耻骨压痛阳性,可触及骨擦感,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右足背温度较左足低,双足背动脉搏动可及,双下肢末梢血运及运动感觉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检查】X线片示:右侧耻骨支、坐骨支骨折。

【诊断】骨盆骨折(右侧耻骨、坐骨骨折)。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一助手固定患者双腋下并上拉,一助手双手握住患侧膝部固定患肢,外展外旋大腿。医者面向患者,右手托患侧大腿根部,向外上方顶托,左手掌根紧贴骨折处用力向外侧推按,使骨折复位。

6月21日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可平卧位休息,右骶髂关节及右侧坐骨、耻骨仍感疼痛,右足背温度较左足稍低,右下肢较左下肢长约0.5cm。

6月28日查房,患者平卧时腰骶部疼痛消失,但骨折处仍感疼痛,经3次手法正骨治疗,双下肢等长,双足背温度相等。

7月12日查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平卧时腰臀部及双下肢无疼痛感,双下肢可随意活动。

7月20日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好,可独立翻身,可坐起及拄拐站立,复查X线片见骨盆无偏移,骨折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骨痂开始形成。患者恢复良好,予以出院。

【疗效】患者肿胀疼痛消失,可坐起及拄拐站立。骨折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骨痂开始形成。

【按语】单一的耻骨支或坐骨支骨折无损于骨盆的完整与稳定,一般卧床休息2~3周即可下地活动。耻骨支或坐骨支骨折,骨折端常有轻度移位,但不影响骨盆的稳定性与负重功能。但是同侧耻骨支和坐骨支均有损伤,则骨盆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需进行手法复位,采用牵拉推按手法,以恢复其完整性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