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4.第2腰椎椎体骨折伴截瘫

案14.第2腰椎椎体骨折伴截瘫

张某,男,25岁,吉林省延边农民。

【就诊经历】患者1976年2月16日被爬犁压伤腰部,当即昏迷,苏醒后自感腿部疼痛,延边某医院X片诊断为第2腰椎椎体骨折,转天津某医院治疗6个月出院,回家休养3年余。患者可自己坐起,平卧时双下肢可在床上滑动,左腿活动略灵活。1980年12月15日至罗有明骨伤医院治疗。

【检查】患者神清,精神可,一般状况好。腰部呈弧形后凸畸形,第1、2腰椎椎体隆起。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2级,肌张力下降,双足下垂。痛觉在膝关节以上,膝反射、跟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未引出。

【诊断】第2腰椎椎体骨折伴截瘫。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放松,医者站在患者右侧,复贴手法松解腰部挛缩、紧张的软组织。一助手站在患者上方固定双腋下,另一助手固定双踝,两助手对抗牵拉。医者右手掌根贴于患者腰椎后凸椎体后方,嘱患者自然呼吸的同时,轻轻下压、推按后凸的棘突,手下有滑动感示已复位,手法即停。然后捋顺、推按双下肢,点按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穴。每周治疗2~3次,嘱家属适当辅助患者活动双下肢。

【疗效】1981年2月10日,可扶双拐走路半小时。

【按语】患者第2腰椎椎体骨折,后凸畸形,压迫脊髓及周围神经造成弛缓性瘫痪。手法复位重点在于牵拉、按压后凸椎体,适度矫正脊柱畸形,减缓脊髓受压情况。中医认为,正骨手法复位后,拿揉、点按等配合手法,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阴阳,补虚泻实,可促进受累部位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