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右股骨粗隆间斜形骨折(分离移位)
李某,男,54岁,北京市太伟公司木器加工厂,工人。
【就诊经历】患者1998年12月4日夜里上班途中不慎从高约2米处摔下,右髋部着地,当即感右髋部剧烈疼痛,不能站立。被同事送至外院就诊,X线片检查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斜形骨折,分离约1cm,远端向上移位1.5cm。住院1周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于1998年12月10日担架抬入罗有明骨伤医院,收入住院。
【检查】担架抬入,疼痛面容,一般情况可。右髋部肿胀、瘀血,髋关节外侧凸起畸形。局部压痛阳性,触及骨擦感。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约1cm,不能伸直,活动受限。右足背动脉搏动可。
【影像检查】X线片示:右股骨粗隆间斜形骨折,顶端分离约1cm,远端向上移位1.5cm(图1-2-7A)。
【诊断】右股骨粗隆间斜形骨折。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一助手固定左右腋下,另一助手双手握住患者右踝关节上部对抗牵拉;医者顺势一手虎口部卡在腹股沟内侧最上部向外扳推,另一手掌放在股骨大转子部向内按压以稳定骨折线,同时双手用力归挤;握踝之助手将伤肢外展,医者手下有骨擦感即已复位。对位后两腿长短相等,用医用大纱布大腿根部交叉包扎固定,稳定足及下肢于功能位,保持患肢绝对制动,5kg重力牵引。输液抗炎、消肿止痛,给予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
1998年12月10日,手法复位后患者诉疼痛略感缓解,骨折处继续予外固定及右下肢牵引。嘱患者绝对卧床并右下肢制动。
1998年12月23日,患者骨折处疼痛消失,瘀血肿胀明显减轻。但患者配合较差,随意坐起,将牵引固定撤掉,导致症状再次加重。随即给予手法捋顺气血、松解软组织1次,继续右下肢牵引,骨折处外固定,告知患者绝对制动。
1999年1月16日,患者疼痛消失,右下肢肿胀不明显。X线片检查提示骨折对位可,骨痂生长(图1-2-7B)。3天后患者出院返家静养。

图1-2-7 右股骨粗隆间斜形骨折
【疗效】骨折处疼痛消除,功能开始恢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对位好,骨痂开始生长。
【按语】根据罗氏手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验,在进行闭合手法复位时,应根据骨折移位部位、移位程度采用不同的复位手法,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