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3.右股骨干上1/3骨折(重叠移位)
李某,女,35岁,山东省单县,无业。
【就诊经历】患者入院10小时前骑三轮车不慎翻车砸伤右下肢。当时右下肢疼痛剧烈、肿胀,不能活动。1996年11月25日家属担架送至罗有明骨伤医院就诊。
【检查】一般情况可,痛苦面容,右下肢大腿肿胀、畸形,皮肤瘀紫。罗氏触诊可触及骨擦感,右大腿中上段压痛阳性,功能活动障碍。
【影像检查】X线片示:右股骨干中上段骨折,前后偏移2cm,内外偏移1cm。
【诊断】右股骨干上1/3骨折。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复贴手法捋顺右下肢,一助手固定患者左右腋下,另一助手双手握住患者右踝关节上部对抗牵拉;医者一手扶握患肢骨折近端,另一手推按患者骨折处远端,两手捧拢相对用力采用罗氏“归挤法”将远端对接于近端复位。骨折复位后用夹板包扎固定(过膝、踝双关节)。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5kg重力牵引右下肢,并口服活血化瘀药物。
入院2天后,复查X线片提示患肢断端前后移位3cm,内外移位1cm,重叠0.5mm(图1-2-14A),再次手法整复。
1996年12月9日,查房再次整复一次。整复时患肢牵拉、内旋,同时采用左右“归挤法”对接骨折。整复后加纱布(上垫6cm,下垫7cm)用夹板固定。复查X线片:正位对位好,侧位对位2/3。
1996年12月24日,X线片示:骨痂形成(图1-2-14B),断端侧位稍向前移。去除踝套牵引。
1996年12月25日,患者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1997年1月12日,住院49天,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消退,触诊断端稳定、坚固,足趾活动正常。
1997年1月18日,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对位良好(图1-2-14C),出院休养。
【疗效】骨折复位良好,下肢功能恢复。

图1-2-14 右股骨干上1/3骨折
【按语】该患者股骨干骨折前后及左右位移均较大,且下肢肌力较强,故存在多次复位的可能。临床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多次整复以达最佳疗效。复位后,加前后垫,用超双关节夹板固定维持稳定。股外侧所用夹板长度要超髋、超膝;股内侧夹板长度要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膝;股前、后面夹板长度要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膝。固定后患者要绝对卧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