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7.左骶髂关节错缝
2025年09月26日
案7.左骶髂关节错缝
闫某,女,55岁,北京市,农民。
【就诊经历】患者1990年9月12日不慎摔倒,站起后感左侧腰骶部疼痛,活动受限,卧床休息未见缓解,次日在家人陪同下前往附近医院就诊,查X线片腰骶部未见明显异常,予膏药及止痛药治疗。服药后,患者腰部疼痛缓解,但腰椎不能屈伸,为求进一步治疗,1990年9月19日于罗有明骨伤医院就诊。
【检查】患者神清,一般情况良好。触诊手法检查发现,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活动受限,腰骶部肌肉紧张,左侧较重,左侧骶髂部压痛,髂后上棘较对侧凹陷。左侧坐骨神经压痛阳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4”字试验阳性,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左下肢较对侧长约1.5cm。
【诊断】左骶髂关节错缝(前错位)。
【治疗】患者取坐位,前屈45°,医者坐于患者后侧,复贴手法顺压患者腰骶部5~6次,放松腰骶部肌肉;患者改仰卧位,助手站于右侧固定骨盆,医者一手握患者左踝,另一手握左膝,屈膝、屈髋、内旋,闻及响声提示复位,手法即停。
【疗效】手法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腰椎活动明显改善,3次治疗后患者完全康复。
【按语】该患者不慎摔倒,骨盆部位产生旋转剪切力作用于骶髂关节,当外力使骶髂关节活动超过正常生理范围时,可损伤周围韧带,甚至致骶髂关节错缝。骶髂关节错缝依据损伤机制不同分为前错位和后错位两种,但前错位较少见。罗有明手法检查后确诊为骶髂关节前错位,采用推按复贴盘髋法治疗,症状消除,双下肢等长。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错缝不能采用常规的牵引按压法,否则会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