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5.左股骨干螺旋形骨折(小儿)

案5.左股骨干螺旋形骨折(小儿)

刘某,男,5岁,北京市居民。

【就诊经历】患者1994年3月29日从高处坠落致左小腿疼痛、活动受限,随即送往附近医院就诊,摄X线片示左股骨干骨折,牵引固定治疗3天。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1994年4月1日至罗有明骨伤医院就诊。

【查体】患者神清,一般状况良好,左股骨中段肿胀。罗氏触诊检查发现,患者左小腿中段压痛阳性,有台阶感及骨擦感,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可及,运动感觉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检查】X线片示:左股骨中段骨折线明显,呈螺旋形,近端向内下、远端向外上移位。

【诊断】左股骨中段骨折。

【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一助手双手握住患者左髋处固定,另一助手双手握住患者左踝部向下牵引同时稍用力内旋伤肢,两助手呈对抗性牵拉;医者双手在骨折端内外侧按压、挤托复位骨折,用超膝关节夹板固定。

1994年4月23日,复查X线片骨折处已有少量骨痂形成,骨折对位对线可,左下肢无纵轴叩击痛,局部压痛阴性(图1-2-15A)。

1994年4月26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出院回家静养。

1994年6月9日,患者步行前来复诊,查X线片示骨折骨性愈合(图1-2-15B)。

img

图1-2-15 左股骨中段螺旋形骨折

【疗效】手法复位后骨折处骨性愈合。

【按语】股骨干骨折早在《左传》已有“卫侯折股”的记载。此骨折好发人群为儿童,多因间接暴力所致。罗氏正骨通过牵引、端挤等手法使骨折复位。复位中应密切注意牵引及端挤手法的力度;复位后采用复贴理顺手法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痂形成,夹板外固定配合牵引可维持骨折的稳定性;后期应注重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