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4.右踝关节骨折(双踝)
房某,女,20岁,北京市通州区,大学生。
【就诊经历】患者1999年1月17日滑倒扭伤右踝关节,右足部剧痛,瘀血肿胀,不能站立行走,活动受限,立即被同学送往医院,拍片诊断为“右内踝骨折,右腓骨下1/3斜形骨折”。医院决定用石膏外固定,患者未同意,1月18日就诊于罗有明骨伤医院。20日复诊,患者右踝瘀血肿胀严重,疼痛,收入住院。
【检查】患者神清,面容痛苦,右下肢、右踝关节内侧及足趾部瘀血肿胀严重,局部压痛阳性,功能活动障碍,可扪及骨擦感。
【影像检查】X线片示(1月18日):右内踝骨折、伴移位,间隙大,右腓骨下1/3斜形骨折(图1-2-36A)。
【诊断】①右内踝骨折伴移位;②右腓骨下1/3骨折。
【治疗】①右内踝骨折:患者取仰卧位,第一助手立于患者伤肢内侧,双手对握固定小腿,第二助手握住踝关节对抗牵拉拔伸。医者立于伤肢足部,一手拇指用力归挤按压内踝,在保持拔伸牵引下,第二助手将足背伸再跖屈,医者拇指由踝的后缘向前轻轻推捻,矫正复位后断端骨面平整。复位后,用超踝夹板固定,踝套牵引。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定期复查并调整治疗方案。
②右腓骨下1/3骨折:患者取仰卧位,第一助手固定右下肢骨折近端,第二助手握住右踝向下牵拉。医者站于患者右侧,在两助手牵拉的同时,医者双手掌环抱患者骨折处,一手掌根贴于骨折远端,向内轻轻归挤至近端,手下骨擦感即复位。复位后用夹板包扎固定患肢于中立位。
治疗后疼痛好转,拍片示对位良好(图1-2-36B)。
1月28日,患者瘀血肿胀减轻,嘱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2月6日,患者肿胀瘀血减轻,青紫消退,洗药熏洗伤肢。
2月17日,患者状况良好,可在家人协助下拄拐练习行走。
2月19日,患者情况良好,拍片示骨愈良好(图1-2-36C),申请出院。
【疗效】骨折愈合良好,出院静养。

图1-2-36 右踝关节骨折
【按语】腓骨斜形骨折,固定不易稳定,稍有不慎易造成骨折移位,影响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患者住院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肢及足趾的血液循环及肿胀情况,及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为了尽快恢复,在骨折对位稳定后即可进行下肢的功能锻炼,拆除夹板后,应加强踝关节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