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3.第6、7颈椎关节错缝

案3.第6、7颈椎关节错缝

刘某,女,46岁,北京市通州区,农民。

【就诊经历】患者1987年8月8号行走时不慎被重物从侧面砸中头部,回家后左上肢麻木至手指,伴有酸胀感,外院针灸、理疗后症状轻微好转,回家休养。近期夜间受凉,症状加重,1987年8月26日于罗有明骨伤医院就诊。

【检查】患者神清,精神尚可,一般状况良好。触诊法检查发现,患者颈椎旋转活动受限,第6、7颈椎棘突后凸左偏,颈部肌肉紧张,左侧斜方肌压痛阳性,可触及条索感,皮肤温度略高于正常。

【影像检查】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项韧带钙化。

【诊断】第6、7颈椎关节错缝。

【治疗】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扶患者后枕部,另一手置患者颈部,单手拇指从上而下按压紧张的肌肉至松软;助手向上端提颈椎稳定头部,医者一手拇指深顶于偏歪的棘突旁,向右侧推按,手下有滑动感示复位,手法停止;复位后,医者一手掌复贴在颈部两侧肌肉处,贴压至皮肤温热,并点按风池、肩井穴以疏通气血。

【疗效】手法治疗后,患者颈部疼痛明显减轻,左上肢麻木消失,颈部活动恢复正常。

【按语】颈椎关节错缝亦称颈椎关节紊乱,是颈椎关节突发超过正常范围的侧向微小移动而不能自行复位造成,常导致颈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双侧或单侧上肢麻木、无力,或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治疗应以恢复颈椎关节正常的生理关系,解除周围软组织及神经血管的压迫为主。罗氏正骨牵引推扳法治疗颈椎关节错缝效果显著,配合点按风池、肩井、大椎、列缺穴,可加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