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9.第4、5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截瘫

案9.第4、5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截瘫

余某,男,26岁,新疆,司机。

【就诊经历】患者1979年12月驾驶汽车翻车,胸背部被铁管撞击,当即腹部以下感觉消失,大小便失禁。当地医院诊断为第4、5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1980年1月施行减压手术后,双膝上约6cm×6cm面积恢复感觉,左侧较右侧明显,双下肢灼痛麻木。大、小便感觉恢复,但不能控制。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1981年5月11日至罗有明骨伤医院住院治疗。

【检查】患者胸椎后皮肤可见术后瘢痕,第4、5胸椎椎体后凸畸形。腹壁反射消失,膝反射存在,第12肋以下感觉消失,双膝上下有6cm×6cm区域感觉存在,双下肢自主运动消失。

【诊断】第4、5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截瘫。

【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右侧,复贴手法松解患者背部挛缩、紧张的软组织。一助手站在患者上方固定双腋下,另一助手固定髋部,两助手对抗牵拉。医者右手掌根贴于患者第4、5胸椎椎体棘突下方(嘱患者自然呼吸),同时轻轻下压、推按后凸的棘突,指下有轻微滑动感即停,可重复2~3次。手法整复后,推拿按揉胸背部肌肉,活动瘫痪的肢体做各种功能运动。治疗每周2~3次,嘱家属适当辅助患者活动双下肢。

1981年12月10日,患者右下肢痛觉恢复达双膝,原大小便睡熟后无感觉,现在有感觉可醒,可以靠墙站立,一人搀扶可行走。

【疗效】右下肢痛觉恢复达双膝,搀扶可行走。

【按语】该患者胸椎压缩骨折术后,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考虑到术后椎体稳定性破坏较大,水肿未消除,压迫脊髓。治疗采用罗氏正骨牵拉按压后凸椎体,局部按揉复贴手法,消除了术后水肿,缓解了脊髓的压迫,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