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9.第5、6颈椎脱位伴截瘫

案9.第5、6颈椎脱位伴截瘫

王某,女,22岁,黑龙江工人。

【就诊经历】患者1980年7月30日被机械绞伤,颈部受伤,昏迷片刻,苏醒后颈部剧痛、四肢瘫痪,送至省某医院。X线片示第5、6颈椎脱位伴截瘫,颅骨牵引2个半月,留置导尿10余天后二便正常,住院治疗3个月可坐起,出院。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1981年4月13日至罗有明骨伤医院求治。

【检查】患者神清,精神可,一般状况可。第5、6颈椎椎体后凸畸形,棘突向左偏歪,颈部活动后仰5°,前伸10°,左右侧弯5°,左旋10°,右旋5°;左上肢功能丧失,右上肢能做伸屈运动;双下肢半瘫,尚能伸屈,下肢肌肉萎缩,肌力1级,张力增高;腹壁反射阴性,腱反射阳性,病理征阳性。

【诊断】第5、6颈椎脱位伴截瘫。

【治疗】患者坐在靠背椅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一手扶住头部,另一手置于畸形的棘突旁,拇指在旋转的同时推顶偏歪错位的棘突旁矫正复位。手法操作时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适可而止。复位复贴、点按局部及相应的部位,活动瘫痪的肢体做各种功能运动,配合针灸、理疗及药物治疗,促进肢体康复。

【疗效】经4个疗程手法治疗,患者颈部各方向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可拄双拐缓慢步行10余步。

【按语】外伤性截瘫是由外界暴力作用于脊柱,致使某个椎体或多个椎体骨折、脱位、变形,造成脊髓、神经受损或压迫,从而导致瘫痪。正骨手法复位后,复贴、按压局部及其相应的部位,活动瘫痪的肢体做各种功能运动,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