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一

自维也纳外科医生Billroth首先打开腹腔至20世纪末,普通外科已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临床结合,深邃宽广、自成体系的一门应用科学,其内涵也已远远超出手术的范围,涉及理论的更新、技术的突破,特别是某些传统观念的变革。随着人们对自身疾病认识的深入,以传统疾病分科的传统模式遭遇到挑战,疾病专科的归属正在进行重新组合。从传统的普通外科已陆续分出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移植外科等分支,林林总总、争奇斗艳。

20世纪末的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出现更是普通外科领域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革命。腔镜外科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外科微创化。从单纯的胆囊切除发展到胰十二指肠切除等高精尖手术,逐步形成了微创外科发展的新模式。这些研究成果对腔镜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腔镜技术不仅被应用到普通外科各专业,也被广泛应用于妇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外科微创化”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21世纪的微创技术和基因技术是外科发展的方向。机器人远程手术及学术交流已成为21世纪外科领域的重点发展课题之一,要以新技术、新方法为发展动力,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发展是核心,新技术、新方法是工具。腹腔镜、机器人的应用,内镜下的治疗,激光和微波技术在肿瘤和某些良性疾病中的应用,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基因和蛋白芯片的使用,都将极大地丰富普通外科诊治的内涵。固守一成不变的传统做法,将会给普通外科带来不可避免的停滞。普通外科的发展必须紧随时代科技创新的潮流。

安东均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陕西省有造诣的普通外科学知名学者,对普通外科疾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他和他的团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不忘辛勤笔耕,善于总结临床经验,乐于和同道们分享,其科研论著屡屡见诸书刊杂志。他将30余年来公开发表刊登的普通外科学论文整理成册,冠以《普通外科实践辑略》之名奉献给读者,主要论述了普通外科特别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的方方面面,从中也反映出普通外科手术学这么多年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作者所从事的外科手术始终与当代普通外科的创新发展同步,涉及传统手术、腹腔镜外科、内镜外科、微波介入、肝移植及诸多微创外科与精准手术,展现了其普通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本书为广大普通外科医生提供了一部很好的参考书,必将获得从事普通外科工作同道的欢迎。

窦科峰

2019年6月10日

(作者系中华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普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