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腹腔镜外科处理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优点
1991年Katkouda等[1]首次施行了腹腔镜下迷走神经后干切断加胃壁浆肌层切开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获得成功。Dallemagne等[3]于1994年开展了腹镜下PCV,对穿孔采用大网膜覆盖修补或用生物蛋白胶粘补,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而且安全,近期疗效满意。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得到广泛认可[4]。本组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有6例患者行PCV,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指征与开腹手术相同,尤其对于尚不能确诊的患者,若发现:肝右叶下方较多脓苔,升结肠旁沟及盆腔有黄绿色混浊积液,阑尾外观基本正常,此时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基本成立,当加压胃窦部见十二指肠球有气泡或液体流出即可明确诊断。从而避免了剖腹探查选择切口的盲目性,并减少了创伤,仅用3个小孔即可完成穿孔修补及PCV手术,手术简单可靠,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对未行PCV手术者术后可常规接受抗溃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