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治疗
甲状腺癌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其他措施如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化疗等,均属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作姑息性治疗。
①手术治疗 一旦确诊,只要条件许可,应争取彻底清除原发灶和转移灶,以防转移和复发。至于甲状腺的切除范围尚无统一的意见。近几十年来,甲状腺癌外科手术切除范围经历了“姑息性切除—根治性切除—趋向于保守”的循环变化。正确的态度是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期,甲状腺癌的大小、类型,以及侵犯的范围做切除方案。目前多数意见是:
乳头状腺癌恶性程度低,如果癌肿仅局限于腺体一叶,颈部淋巴结无转移,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不需颈淋巴结清扫,其5年治疗率可达90%左右。如已有颈淋巴结转移,同时做患侧改良式颈清扫术(即保留胸锁乳突肌和颈内静脉);双侧甲状腺癌或术后复发者则做全甲状腺切除术;已有远处转移者可做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继用131Ⅰ同位素和甲状腺素治疗。只有在切除全部甲状腺后,腺癌的远处转移灶才能摄取放射性碘。
滤泡状腺癌的早期,手术切除的原则与乳头状腺癌相同,但其主要是血行转移,少见随淋巴转移,故如发现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大多已有远处转移,因此即使清除了颈淋巴结,也难得满意疗效,可做甲状腺全切除术加颈淋巴结改良式清扫,术后试用放射性碘治疗,另可早期给予足够的甲状腺素,通过对垂体前叶的负反馈作用,可以使转移灶缩小。
髓样癌,一般手术原则同乳头状癌,伴有嗜铬细胞瘤者,在甲状腺手术前,要先处理嗜铬细胞瘤,否则术中可诱发致死性高血压,术中常用酚妥拉明控制血压。
未分化癌的恶性强度高,发展迅速,存活期短,除了在早期肿块不固定、未转移者做甲状腺全切除外,其余情况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因手术难于达到治疗目的,反可促使癌肿的扩散,用放射碘治疗亦不满意,一般都采用外放射治疗。
②放射治疗 外放射治疗(即用60 Co和X线局部照射),多用于残余和复发的癌肿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控制局部病灶,提高生存率。一般认为癌细胞分化差者对外放射敏感。
内放射治疗(即用放射性131Ⅰ治疗),疗效取决于癌细胞摄取碘的能力,一般其摄碘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正比,因此未分化癌疗效最差。对伴有远处转移的甲状腺癌可用内放射治疗,但应先做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方才有较好的疗效。
③内分泌激素治疗 大量甲状腺素可以抑制TSH分泌,从而抑制了肿瘤生长的刺激因素,药物可控制原发灶的发展,部分患者的转移灶可以缩小或完全消失,术后可以预防癌的复发,对分化低的癌肿疗效差。
④化疗 主要用于分化不良的甲状腺癌,高分化者对化疗不敏感。主要药物有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等,多采用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