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1)有长期的肝胆疾病史,腹部外伤或肝胆手术后出现右上腹囊性肿块,或并发肝大及梗阻性黄疸时应考虑胆汁瘤的诊断。

(2)Ⅰ、Ⅱ型胆汁瘤B超的特点为自由回声伴有良好的末梢声传导,边界清楚可分隔为小腔,邻近肝脏与胆管;也可见于肝内。行ERCP、PTC可显示胆汁瘤的大小,胆漏的部位及胆管受压的情况,有确定性诊断作用。

(3)Ⅲ型胆汁瘤可经外瘘口造影而明确诊断。Ⅳ型胆汁瘤应仔细考虑其临床表现,经消化道钡剂检查或腹部平片,可见钡剂返流至胆管,或显示胆管积气,提示胆肠内瘘。胆管支气管瘘的胸片见肺部大片密度增高阴影,伴右侧胸膜渗出;胆管心包瘘则见心影增大且有液平。Ⅴ型胆汁瘤结合腹部肿块消失后立即出现腹膜炎表现,腹穿抽出胆汁性液体而能迅速明确诊断。

(4)胆汁瘤的鉴别诊断:对肝胆疾病致胆漏形成的胆汁瘤应与Caroli病鉴别,特别是位于肝外的胆汁瘤应与胆总管囊肿鉴别。典型的胆总管囊肿与胆汁瘤术中鉴别多无困难,但并发感染时常需依靠病理组织学诊断。胆总管囊肿因反复感染,囊壁增厚,由致密结缔组织,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索组成,黏膜虽可完全缺如,但可见圆柱状上皮岛状细胞,而胆汁瘤无平滑肌索及黏膜上皮细胞,胆管手术后的胆汁瘤尚需与胆囊残腔相鉴别,胆囊残腔系胆管手术时因各种原因酿成的胆管及胆囊颈部切除不全所致之“小胆囊”,其出现症状多在胆管术后较长1段时间,且多伴有复发的结石,因而需要再次手术处理;而肝胆手术后的胆汁瘤术后短期即可出现症状,通过经皮穿刺引流多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