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完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效果比较

3.3 完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效果比较

文献报道微创术后患者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开腹手术[7]。本研究显示2组胆囊癌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完成时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比较,完全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同时2组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比较完全腹腔镜组少于剖腹组。因为腹腔镜手术多视角的操作维度等微创技术的优势,加上超声刀或Ligasure电刀的应用的良好的止血效果,使得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同时其术后并发症较少而节约的费用抵消了腹腔镜手术的医用耗材费用的增加,所以2组住院总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别。有学者报道[8]腹腔镜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由于腹腔镜独有的放大手术野,在丰富的腹腔镜外科技术的支撑下,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可能多于开腹手术,手术可能更彻底。但是本研究提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生存率在TNM分期完全相同的条件下,2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认为胆囊癌预后较差,意外胆囊癌、有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等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9]。与腹腔镜有关的胆囊癌转移方式包括:①腹腔直接转移,包括胆囊破裂或胆囊微穿孔造成肿瘤细胞污染胆囊表面和腹腔:②切口种植转移,在术中取出胆囊时将肿瘤细胞种植在切口;或者肿瘤细胞随气体从切口周围漏出种植。为此在手术中:①注意无瘤原则,分离胆囊时动作轻柔,避免器械导致的胆囊破裂,一旦发生胆囊破漏,用无菌蒸馏水冲洗腹腔及切口。同时避免肿瘤细胞经分离钳等器械种植;②将胆囊标本置于专用袋内取出,避免标本与口接触;严格无瘤操作;③控制腹腔气压,保持切口与Trocar间密闭,防止漏气形成烟囱效应,使肿瘤细胞随气流种植于切口上。

近年来,不少学者报告无论是LC术中或术后检出的较早期的意外胆囊癌还是术前诊断或拟诊的局部较晚期胆囊癌,行腹腔镜联合部分肝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10]。随着目前腹腔镜手术在肝胆胰外科的迅速发展,由于更加先进的腹腔镜设备与器械的更新,手术者腹腔镜肝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等微创手术经验的积累,以及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开展与规范,腹腔镜下标准胆囊癌根治术已越来越被外科界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