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定位诊断
2025年08月10日
2.2 定位诊断
术前做仔细的颈部触诊很重要,如能摸到包块,对定位诊断帮助很大。本组术前触及包块者7例,手术证实为腺瘤者5例,2例未找到病灶。如病变很小不能触及者,可采用B超、CT检查、颈部动脉造影及选择性静脉插管采血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测定等方法进行定位诊断。朱预等[1]报告10例选择性颈内静脉,无名静脉插管采血测iPTH,除1例外均与手术相符合,为定位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法。但iPTH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困难,国内尚未能普及。陈规划等[2]报告用亚甲蓝自甲状腺下动脉穿刺注入行甲状旁腺染色定位。本组1例采用此法,由于甲状腺下动脉显露不佳且较细而穿刺不成功。我们采用亚甲蓝2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在消毒手术视野时开始快速静脉滴注,到解剖甲状旁腺时约40min,则见甲状旁腺腺瘤染成深蓝褐色,区别于周围组织及脂肪组织。本组有3例采用此法,染色定位效果满意。我们认为,术前颈部触诊、B超检查及术中静脉滴注亚甲蓝等法做定位诊断,简单易行,便于临床应用,定位也较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