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脊髓病双下肢软瘫1例
2025年08月10日
肝性脑-脊髓病双下肢软瘫1例
安东均 郭申林
男性,33岁。因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脾切除及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后5周发生肝性脑病,住院42d治愈出院。术后9个月感双肢活动无力渐加重至不能行走,就诊于他院,按“周期性瘫痪”“棉酚中毒”等治疗无效,复来我院求治。检查:神志清楚,智力正常。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双上肢活动自如,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咽反射减弱,下颌反射亢进,掌癫反射阳性,双侧膝反射减弱,Babinsik征阴性,深感觉减低,痛、温、触觉存在。腰穿脑脊液压力1.5kPa,常规生化正常。CT示脑萎缩改变。实验室检查:Hb 75g/L,红细胞.35×1012/L压,wbc总数及分类正常。A/G=3.1/2.9。血清K 3.7mmol/L,血氨117.4 µmol/L。诊断为肝性脑-脊髓病(截瘫期)行饮食限制蛋白摄入量,以谷氨酸,乳果糖及B族维生素等治疗2个月,患者可持杖行走,假性延髓性麻痹症状消失,继续治疗随访1年,已自动行走,自理生活。
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所致肝性脊髓病变,表现为双下肢软瘫者尚未见报道。本例以软瘫表现易造成误诊,应注意与周期性瘫痪,棉酚中毒等鉴别。诊断的关键是注意有关病史及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20(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