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LC腹腔感染的预防
针对本组腹腔感染的原因,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做好LC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术前病史的认真采集,并发症的积极治疗,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同时选择好适应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最好不选择LC[6]。由于LC是以CO2气腹为条件的,高压CO2气腹引起呼吸、循环、酸碱平衡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些改变势必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过程。尽管有人认为CO2气腹LC手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处于增强趋势[7],但我们仍以为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感冒、月经期不应选择LC,以免术后发生腹腔感染或其他并发症。LC术中应进行仔细的解剖及分离,尽可能避免胆囊分破或胆囊床出血,出血时应行点状电凝止血,不做“地毯式”电凝。发生胆囊破损或出血,处理后应反复冲洗,直到水清为止,并用纱布条沾擦胆囊床及三角区观察有无渗血及漏胆。
虽然许多研究报道对内镜手术器械进行高水平消毒,并不增加内镜手术的感染[8-9],我们仍然强调腹腔镜器械重复使用时应彻底拆卸、清洗,并用适酶浸泡,去除器械上的有机物,可用2%的戊二醛浸泡,时间不得少于30min。放置通畅的引流是预防LC术后腹腔感染的重要措施,霍枫等[10]强调腹腔引流是LC手术的基本环节,其腹腔引流率达27.2%。但LC是微创外科,痛苦小、恢复快是其主要优势,放置腹腔引流势必增加痛苦,延长恢复时间,滥放引流自然有损于微创外科的优越性。我们认为LC术后需放置腹腔引流的指征是胆囊三角区解剖欠清、胆囊床渗血较多、胆囊积脓或疑有内脏损伤等,引流管采用10 mm内径多侧孔橡胶管置于肝下胆囊窝处,保证引流通畅,防止术后感染扩散。我科腹腔引流率为11.2%。对于不需放引流管者在冲洗干净、检查无渗血或漏胆后,于右膈下及肝下常规储放0.2%甲硝唑液250mL及加人庆大霉素24万单位的0.9%氯化钠液50mL,可使术后残存在腹内的CO2气体溶解于水,以减少术后腹胀及肩胛区疼痛,并使术后胆囊床渗出造成的高渗环境得以降低,减少胆囊体液积聚导致的感染。自开展此项措施1年来使LC后腹腔感染基本消失,保证了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