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人造血管的选择与脑病
2025年08月10日
2.2 人造血管的选择与脑病
我们采用国产Dacron人造编织血管弹性好,不会折叠,但质地较硬与自体静脉吻合时易撕破静脉壁。国外采用聚四氟乙烯血管可避免Dacron编织血管的缺点,目前国内也开始生产,可望今后手术时采用。对人造血管口径的选择,我们认为1.0cm最好,由于人造血管植入后半年内即可在其内壁上形成约0.1 cm厚的纤维膜,此后其分流有效直径仅0.8cm尚能保持有效分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口径过小即分流量不足,术后易复发出血,口径过大易致肝性脑病。本组术后发生脑病1例,其人造血管口径1.2cm。所以在人造血管内壁纤维膜未形成之前应注意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谭毓铨[2]认为架桥用血管口径与肠系膜上静脉口径相同时,就能得到最佳效果,我们认为此观点很可取。与所有分流术一样,肠腔C型分流也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向肝门脉的血流,所用架桥血管愈粗大,降压作用虽明显,但对肝功能影响亦愈大。采用粗于肠系膜上静脉直径的人造血管并不能成比例地增加分流量,至于架桥血管堵塞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侧静脉的压力差和是否有屈曲与涡流,改用更合理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则更能改善手术效果。因此以肠系膜上静脉直径为选择人造血管口径的依据作架桥,既能适当降低门静脉压,防止出血,有利于控制腹水,同时也能维持一定的高质量即富含肝营养因子的向肝门脉血流,对肝脏功能和形态影响较小,术后脑病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