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背驮式肝移植术式的选择
2025年08月10日
3.1 背驮式肝移植术式的选择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尽管有断流、分流等各种手术方式,但是肝移植术无疑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背驮式肝移植最早的适应证是术前曾经有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手术史的受体[1],部分减体积肝移植及部分儿童肝移植也采用该术式。在背驮式肝移植中,可以不进行静脉转流或者只进行部分转流,伴有门脉高压的肝硬化的移植受体一般都可以耐受移植术中的门静脉阻断过程,而无须进行门静脉体循环转流[2]。同时术中只需部分阻断或不阻断下腔静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避免了因下腔静脉阻断造成的并发症,而且减少了1个血管吻合口,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的复杂程度,由此本例选择了背驮式肝移植术。但是背驮式肝移植病肝的切除需要较高的外科手术技巧与经验,术中失血较多,特别是解剖第二、三肝门时,容易损伤下腔静脉,造成大出血;背驮式肝移植受体肝静脉成形难度较大,供体肝脏下腔静脉与受体肝静脉的共同开口吻合容易形成吻合口狭窄扭转,造成肝静脉回流障碍,开放后容易造成吻合口渗血,本例移植术中未发生上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