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证

3.2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证

肝脏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腹腔镜肝切除术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近年发展很快,根据目前国内外文献[5-9]报道,其优势明显,与传统开腹肝癌手术相比,腹腔镜肝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所需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Yin等[10]比较了485例腹腔镜肝切除术与753例开腹肝切除术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发现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如术中失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而两者的长期疗效相似,因此可考虑改变左外叶及肝脏边缘部位肝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便于肝癌患者术后尽早施行序贯治疗。大量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内环境干扰较小,利于肝癌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在一些国际著名的腔镜中心,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占各类肝切除手术的比例已超过75%[11],腹腔镜技术已涉及肝脏外科的各个领域。关于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也在不断拓展,由最初肝脏表浅、边缘的良性病变发展到目前几乎肝脏各个部位的良、恶性病变,甚至包括活体肝移植供肝的切取。但对于初学者,我们建议最好选择病变位于肝脏表浅、边缘部位的患者,这样可明显缩短学习曲线,手术成功率高,有助于树立术者的信心。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学习及临床实践过程是术者心理、技术坚强与成熟的过程。要想成为一名腹腔镜肝脏专科医师,必须具有钢铁般的意志[12]。本组病例,我们选择的病灶多位于肝脏表面及边缘部位,因此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术中出血在可控范围内。目前,国内普遍认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证为:良性疾病,包括有症状或直径<10 c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有症状或直径>10cm的肝囊肿及肝内胆管结石等。恶性疾病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其他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刘荣等[13]报道,肝左外叶病变可成为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金标准”术式。

本研究表明,经过仔细选择的病灶,由经验丰富的肝胆外科医生切除是安全、可行的。随着肝脏外科手术理念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以及术中肿瘤定位、影像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用范围不断得到拓展,将来可能成为代替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肝脏占位性疾病的标准术式。虽然腹腔镜肝切除术已取得可靠疗效,并显示出良好的微创优势,但目前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例均有较高的选择性,而临床资料均为回顾性分析研究,腹腔镜下大范围肝切除的手术风险及难度仍较大,安全性及对机体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腹腔镜肝癌手术的中长期疗效,尚需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全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