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3.4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本研究显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后出血、胰漏(B级)、胃排空延迟、胆漏及近期其他重度并发症情况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后B级胰漏的处理措施基本相同。采取保守治疗,具体措施除禁食、抑酸、抗感染外,应用生长抑素和充分的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要保证充分引流,必要时经皮或内镜置管冲洗和引流。本研究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B级漏采用上述措施治愈,未转化为C级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轻度出血,Hb下降<3g/dL,不需要介入治疗或再次手术,仅仅通过液体复苏或输入红细胞<3U即可治愈。重度出血,Hb下降≥3g/dL,除了输血补液外,仍需要介入或手术等有创性操作进行止血。基于上述概念,ISGPS将其分为A、B、C 3个等级,其中A级出血指的是没有对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及预后造成改变的出血,往往是发生在术后早期的轻度出血。而B级出血是需要积极处理(输血,液体复苏,胃镜止血,介入止血,再次手术)的出血,往往是早期重度出血或后期的轻度出血,病人预后往往也较好,但入住ICU时间,总体住院时间均会延长。而C级出血指的就是致命性大出血,发生在后期,需要介入或再次手术止血,这类病人死亡率较高。本研究术后早期出血腹腔镜组发生1例重度出血,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暗红色血液,至术后6h,Hb<80g/L,虽经输血,液体复苏,血压难以维持。立即在腹腔镜下再次入腹探查,发现肠系膜静脉较大分支钛夹脱落致出血,重新缝扎止血,如期出院。开腹手术的2例B级出血,其中1例为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系胃肠吻合器口钛钉损伤胃壁血管所致,经局部注射稀释的肾上腺素液及喷涂止血胶,辅以止血药物治愈。另1例腹腔出血系广泛渗血,经输血,液体复苏,腹腔内灌注凝血酶溶液后腹腔引流液转为淡红色而止血。

总而言之,LPD与OPD治疗效果相当,LPD较之OPD带给患者的获益是肯定的,LPD则具有很高的难度,腹腔镜下胰腺的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是关键难点。因此要求术者具备充分的开放手术经验和高超的腹腔镜技巧。为了克服其手术时间过长及器械操作的困难,随着器械设计的不断更新,仍需腹腔镜外科医生继续努力和永无止境地熟练掌握腹腔镜下操作技巧,从而使这一技术得以不断创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