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 论
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胰腺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约为60%,胰腺炎的发生率约为5%,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相同,在患有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而行ERCP检查的患者中发生率最高,约为19%[1],但是否发生术后胰腺炎以及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与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密切相关[2]。术中出现胰管显影的患者,92%的术后血淀粉酶升高[3],若存在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施行ERCP术而未完成乳头切开者,术后易并发胰腺炎。大部分术后胰腺炎均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也有急性出血型胰腺炎的报道[4]。术后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操作中导管插入引起十二指肠乳头及胰管开口的机械性刺激和注入化学性造影剂致胰管压力升高,对胰腺腺泡的刺激、损伤所致。为预防术后胰腺炎,有报道建议用非离子低渗性造影剂,效果好[5],但目前尚未在临床广泛应用。至于造影剂本身是否会引起胰腺炎尚无定论[6]。
我们总结ERCP术的体会,认为预防术后胰腺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器械需充分消毒,要有良好的插管技术。②造影剂中常规加入庆大霉素,约20 mL泛影葡胺中加入8万U庆大霉素。③如插管困难,尽早应用针型刀将乳头预切开,尽量避免反复插管引起的Oddi括约肌的水肿与痉挛。④尽量避免高压造影剂的注入,一般胰管显影造影剂注入约2~4mL,胆管显影造影剂注入约5~15mL,无须胰实质显影。⑤如不需胰管显影,可选择性插管,尽量避免造影剂注入胰管。⑥合并乳头狭窄时应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
预防及治疗ERCP术后胰腺炎应选用能穿透血胰屏障且在局部达到有效浓度的抗生素,头孢他啶、甲硝唑、亚胺培南均属此类药物[7],但亚胺培南价格昂贵,不作为首选。治疗术后胰腺炎时我们选用氟尿嘧啶、西咪替丁、丹参等药物,因为氟尿嘧啶、西咪替丁具有抑制胰液外分泌、抑制胰酶活性等重要作用[8]。研究认为胰腺缺血是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9],中药丹参具有扩张收缩的微血管,加速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重要作用,价廉、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有报道认为在ERCP术前术后使用天普洛安可明显减轻由逆行胰胆管造影引起的各种并发症[10],亦有报道推荐在插管困难合并胰腺炎疾病及胰管反复显影者,或有诱发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用奥曲肽能有效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11]。天普洛安、奥曲肽价格较高,临床上一般亦不作为首选。
正确防止ERCP术后胰腺炎,对临床广泛推广ERCP术,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可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痛苦,降低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