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治疗

2.3 治疗

Mirizzi综合征的确定性治疗是外科手术。其治疗原则在于取净结石,解除狭窄、修补瘘口,通畅胆流,手术方式应依据其病理分型而选择。术中由于胆道解削关系的变化及胆囊周围炎症性粘连容易损伤胆总管甚或门静脉[2],术时可先切开胆囊底部,去除结石,若去掉嵌顿于胆囊颈管的结石见胆汁入胆囊,可使用橡胶导尿管插入胆囊颈检查有无内瘘存在并判断内瘘大小,此法简单、安全,同时还可通过囊腔分辨和探查肝胆总管,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法。

对Ⅰ型Mirizzi综合征提倡行保留胆囊颈的胆囊部分切除术。为预防术中胆管损伤,采用逆行法切除胆囊是较好的方法。若胆囊周围炎症明显,不必强求胆囊切除,可残留胆囊床部分,将胆囊残余黏膜刮除或电凝烧灼,残余胆囊浆肌层缝合止血,即胆囊大部切除。如切除困难,可将胆囊切开取石及行胆囊造口术,炎症消退后再行期二胆囊切除。本组1例在发生坏疽性胆囊炎的情况下仍强行切除胆囊致肝总管损伤,后又行1期胆肠Roux-y型吻合,因胆道周围炎症严重,且引流欠畅,术后9d胆肠吻合口感染致大出血死亡,应为深刻教训。

Mirizzi综合征形成胆囊胆管内瘘者,应根据瘘口大小及部位决定手术方式[3]。瘘口较小时可直接缝合,瘘口在1cm以上时可采用胆囊侧壁、肝圆初带或带蒂小肠段进行修补,同时行胆总管探查和T管引流。Mirizzi综合征胆囊结石并发胆管结石并不少见,因此,行胆道探查十分必要,本组11例均做了胆道探查,其目的在于明确胆管有无结石及肝胆总管狭窄的程度。对于瘘口大,胆管壁缺损超过1/2周径时常需施行胆道重建及胆肠Roux-y型吻合。如肝总管明显狭窄,狭窄段较长致左右肝管狭窄时更应横断肝总管,切开左右肝管前壁做盆式成形与空肠行Roux-y型吻合,行内引流术后需以T型或Y型管支撑和引流,以减少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