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42.1岁。

3例以右上腹囊性包块并黄疸收治。其中2例B超探查为胆石症者,1例剖腹手术中发现为胆囊结石于近Calot氏三角区穿透囊壁漏胆,形成胆汁瘤和胆囊胆总管内瘘,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瘘口修补T管引流及胆汁瘤瘤腔旷置外引流术治愈;1例系胆总管结石并胆漏,形成巨大胆汁瘤压迫胆总管导致黄疸,行瘤壁部分切除与空肠作Roux-y吻合治愈。另1例为右上腹挤压伤后1月出现囊性包块,B超提示肝右叶与左内叶交界区有一直径6.5 cm低回声类圆形光团,轻度压迫肝门,再行PTC发现该囊肿与右肝管相通,诊断为外伤后胆漏形成胆汁瘤,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出胆汁后局部置管引流获痊愈。

7例胆汁瘤发生于肝胆手术后,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后3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2例;肝破裂右半肝不规则切除术后1例;肝包虫病内囊穿刺摘除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后1例。除右半肝切除术后发生胆汁瘤1例因感染再次剖腹,见首次手术缝扎右肝管时误扎胆总管,肝创面胆汁外漏形成胆汁瘤及梗阻性黄疸,重新处理右肝管及胆总管,胆汁瘤切开吸引后外引流治愈外,其余6例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胆汁后局部置管引流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