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术后护理

2.3 术后护理

2.3.1 重症护理 术后平车推入重症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禁饮食。安装监护仪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监护,给予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皮肤色泽、体温、呼吸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定时监测血钙、淀粉酶、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合理安排药物治疗,观察药品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多与病人沟通,继续做好心理护理工作。SABP经EST及ENBD治疗后,仍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力下降,高龄及其他并发症,本组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3例。均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对于ARDS及MODS等严重并发症,强调做好基础护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在预防。这类病人应尽量置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生命支持[4],有望挽救生命,改善生存质量。本组2例术后2周出现腹痛加重及体温升高达39℃,经CT证实为胰周脓肿形成,行胰周引流后痊愈。胰周引流术后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定时冲洗保持通畅。并注意观察病人的营养状况。1例远期发生假性胰腺囊肿经囊肿空肠内引流术治愈。

2.3.2 EST并发症的护理 EST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注射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十二指肠穿孔及乳头切开部出血。本组均加用了ENBD行胆道引流。术后未发生注射性胰腺炎及化脓性胆管炎。本组发生出血1例,为高龄患者因冠心病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造成凝血功能不全,术后护理观察到病人呕血并有血水样便,血压亦有下降趋势。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及奥美拉唑静滴处理,再次内镜下喷凝血酶及出血点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输同型红细胞600mL后,血压得以稳定,密切观察治疗后出血停止。所以术前病史的采集、术后病情的观察以及及时有效的处理至关重要。本组发生十二指肠穿孔1例,病人术后右上腹及腰背部疼痛加剧并伴有体温升高。系术中病人烦躁,可能为释放电刀时自行改变体位电刀误切所致。再次十二指肠镜检发现穿孔极小,经放置胃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及持续ENBD保守治疗痊愈。所以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EST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以便尽早处理。

2.3.3 ENBD的护理 ①鼻胆管留置后将鼻胆管盘绕几圈后确切固定于面颊部,外接引流袋置于床旁,并向家属及患者认真交代不能将鼻胆管拔出,并防止剧烈咳嗽、呕吐、活动等使鼻胆管脱出胆道。②记录24h胆汁引流量。随时观察胆汁颜色、性状、有无血性胆汁及脓液,同时应送胆汁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③如引流管内无胆汁引出,应考虑管腔堵塞或导管折叠,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切忌用力回抽,以免深部堵塞再通困难。本组2例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通畅。如果引流管内抽出十二指肠液,有气泡无负压,表明鼻胆管脱入十二指肠内。本组发生1例,重新内镜下置入。④鼻胆管放置时间较长约10~14d,在病人一般情况平稳,黄疸基本消退,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3~5d再予以拔除,放置期间常规用生理盐水150mL加庆大霉素8万U每天冲洗1次,更换引流袋每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