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方法
1.2.1 FTS组:①围手术期处理采取FTS,术前2d告知患者手术计划及FTS的相关内容,责任护士配合医师进行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减少术前应激[4]。术前不灌肠,术晨不留置胃管和导尿管;若需要,待术中麻醉成功后放置。禁食6h、禁饮2h、术前2h口服10%葡萄糖250 mL。②术中控制手术室的室内温度,维持患者正常体温,手术台使用保温毯,输注的液体提前加温,冲洗腹腔用温的生理盐水。麻醉采用气管内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目标导向型补液。仅对术中渗血多、创面大或怀疑胆漏者留置腹腔引流管。③术后6h在床上活动,给予全流食,术后1d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拔除尿管,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术后用瑞芬太尼+丁哌卡因硬膜外导管持续镇痛。对留置腹腔引流管者术后视引流液情况尽早拔除。
1.2.2 传统处理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宣传教育减轻应激,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行肠道准备,术晨留置胃管(术后肠动功能恢复后拔除)、尿管(术后下床活动后拔除)。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中液体管理由麻醉医师按常规处理,术毕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确认无血性或胆汁性液体引出3d后拔管。术后首次排气恢复后,改为流食。
1.2.3 器械管理:由于腹腔镜手术所用器械昂贵和精密性高,LCBDE术中应用的器械较为复杂,设置掌握专业手术知识和护理知识的专科化士护配合手术也很重要[5~7]。2组患者术中均由腔镜专科器械护士配合手术。
1.2.4 观察指标:检测术前、术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C反应蛋白以评价患者应激状态;记录术后应用镇痛药的次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2.5 出院标准:口服镇痛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疼痛、能够耐受固体食物、无须静脉输液、活动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
1.2.6 随访:出院后1个月由第三方采用电话或短信形式做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是否有结石残留。采用门诊随访至术后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