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 论
1991年Philip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4],1975年日本学者成功试行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5]。该术式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由于留置T管引流胆汁,降低了术后胆漏及胆管狭窄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缝合材料的改进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的发展,LBEPS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胆总管一期缝合更加符合人体生理,避免了留置T管带来的不便及术后相关并发症,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逐渐得到证实。但术后胆漏和胆总管狭窄成为影响是否行LBEPS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在单纯LBEPS的基础上采用鼻胆管引流,扩大了单纯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更加适合临床推广。
LCTD是胆道外科的基础,是经典、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以下优点:①胆总管取石过程中因壶腹部组织水肿,以降低胆道内压力,引出感染胆汁,促进伤口愈合。②支撑胆管,预防胆总管切口处瘢痕形成,避免胆道狭窄发生。③T管窦道形成,为胆道镜再次取胆管残余结石提供路径。开腹术放置T管并发症发生率为6.3%,而腹腔镜手术T管相关并发症率可以高达15.3%。LCTD具有以下缺点:①术后需要留置T管6~8周,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胆汁长期丢失,易引起电解质紊乱。②患者出院后活动T管有脱落、窦道穿孔等风险。③T管作为异物会增加腹腔感染,T管拔出后增加胆道出血风险。
目前LBEPS尚不能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标准术式。不同患者由于病情及胆道结石的复杂程度不同。因此手术适应证对于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尤为关键。LBEPS一期缝合适应证:①术前MRCP确认为胆总管结石且无肝内胆管结石;②胆总管扩张0.8cm以上;③胆总管下段无狭窄;④胆总管内结石<2.0cm,术中胆道镜探查胆总管、肝内胆管内无残余结石;⑤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术中胆道镜可进入十二指肠。禁忌证:①术前合并重症胆管炎或重症胰腺炎导致Oddi括约肌充血水肿;②Mirizzi综合征;③术中损伤胆总管或发现胆总管狭窄需放置T管支撑引流;④重度黄疸致肝功能损害;⑤反复多次胆道镜取石,管壁水肿,黏膜损伤严重;⑥高龄患者全身状况较差合并低蛋白血症;⑦术中胆道镜探查合并其他病变。LBEPS术后Oddi括约肌炎症水肿或痉挛导致胆管压力增高,单纯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漏发生率增加,限制了LBEPS广泛临床应用。
LBEPS鼻胆管引流扩大了单纯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特别适合于:①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净后Oddi括约肌存在一定程度的狭窄或水肿;②Oddi括约肌切开不理想或者切开后存在狭窄和水肿;③胆总管存在轻度炎症,需要减压引流;④胆总管壁薄行单纯一期缝合患者。同时相较于术前行ERCP+ENBD方案,保护了Oddi括约肌功能,降低了ERCP相关并发症,减少了住院费用。LBEPS联合鼻胆管引流需手术医师熟练掌握胆道解剖以及腹腔镜、胆道镜、胃镜使用,学习曲线长。能否成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术式,仍需大宗临床数据支持,LBEPS术后胆道生理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
认为LBEPS术中胆道结石取净、流出道是否通畅、胆管的血液供应、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是胆管壁愈合的关键因素。笔者经验LBEPS联合鼻胆管引流手术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常规行MRCP判断结石位置、数量、大小及胆管下端通畅度,为手术方案提供参考。②胆总管探查前电钩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前面的浆膜,辨别胆总管走向及直径。避免使用电刀直接切开胆总管,电刀易致组织凝固性坏死增加胆管狭窄概率。胆总管前壁血管分布稀疏,取石时尽量选择胆总管前壁靠近胆囊管的无血管区,同时保护好胆总管轴性血管。胆道镜探查切口不宜过大,防止注水流失使胆管扩充不良,影响胆道镜观察及取石,导致残余结石发生。尽量使用胆道镜网篮取石,减少胆管壁损伤。术中尽量避免损伤Oddi括约肌,防止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或痉挛。③缝合线的选择:选用可吸收的PDS线,其对组织损伤小,反应小,细菌不易滋生,胆道炎性反应轻,不易造成狭窄。④腔镜下胆总管缝合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进行黏膜对黏膜的细致缝合。打结时松紧适宜。胆总管缝合时边距控制在1.5mm,胆总管直径减少不到1mm,周径仅减少3mm,不会导致胆管狭窄。术后常规文氏孔放置腹腔引流管,可以及时发现胆漏、腹膜炎。缝合完毕后干纱布蘸压胆总管,判断是否存在胆漏。若合并简单肝内胆管结石,取石完毕后务必再次探查全段胆管,避免残留结石,如不能取净,应放弃一期缝合。
综上所述,近年来由于腹腔镜缝合技术提升、缝合材料不断改进、纤维胆道镜设备改善,尤其是ERCP技术及纤维胆道镜不断完善,最大限度解决了残留结石问题,胆总管一期缝合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认可。本研究在LBEPS基础上联合鼻胆管引流更加体现了微创及快速康复理念,扩大了胆总管探查单纯一期缝合适应证,优势明显。相较于LCTD能显著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引流管拔除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此术式是安全的、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患者病情不同,地区医疗水平差异,适应证不是绝对的,应遵从“个体化决策,精准化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