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 论
胆管癌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总数的2%~3%,近年来,其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攀升。因其特殊的解剖学部位以及侵袭性生长的特点,根治性切除率仅为15%~20%。该病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有效的筛查手段,就诊时多为中晚期,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为6~12个月,5年生存率为0~16.5%[10]。
本实验中的研究对象PD-L1在淋巴与非淋巴组织中均可调节外周组织中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PD-1可通过与PD-L1结合传递抑制信号,负性调控机体免疫应答过程,抑制T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介导肿瘤免疫耐受,促进肿瘤细胞生长[11]。Wang等[12]通过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PD-L1可作为胰腺癌患者预后评价的独立指标。PD-L1在胃癌组织、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其机制与PDL1受体在转移淋巴结中特异高表达有关。David R等[13]证实乳腺癌组织中PDL1表达明显升高,且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TNM分期呈正相关。近年来,在许多癌症中,PD-L1已经被发现表达和作为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靶点,但对PD-L1对胆管癌作用的研究仅见于个别文献[14-15],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发现PD-L1在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呈阴性表达。70%胆管癌患者的PD-L1表达上调,PD-L1的表达增加NLR的基线,且PD-L1与系统性炎症存在显著相关。与其他文献相同的是,我们发现PDL1的表达与更高阶段的疾病有相关性,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发现结节状态或肿瘤分级没有相关性。有趣的是,在这项研究中,系统性炎症的标记物NLR的增加和PD-L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NLR在许多癌症中都被研究,包括胆管癌,是一个预后不良的因素[2-3]。在最近的meta分析表明,术前高NLR与胆管癌患者短的生存时间相关。据我们所了解,本实验是首次研究胆管癌中NLR和PD-L1之间关联的报道。本研究的缺陷是样本数量小并且缺乏一些临床资料。
综上所述,在70%的胆管癌中观察到PD-L1的表达,且PD-L1阳性表达与NLR的增加和较高的肿瘤分期呈相关性。因此,PD-1/PD-L1通路是一个潜在的免疫治疗肝胆癌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