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2025年08月10日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血型A型。临床诊断为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腹水(中量),脐疝,脾切除术后。血清甲胎蛋白(AFP)阴性,HBV DNA水平为8.21×105拷贝/mL。肺功能检查示中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经保肝、支持治疗后,在全麻下行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脐疝修补术。手术过程顺利。第3d晨,患者下床活动时右膈下引流管脱出。试图从原口重置入引流管时损伤结肠,引流管口有棕色粪样物流出,有气体溢出,迅即出现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遂急诊在硬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证实为升结肠中部肠管贯通损伤,右下腹腔有淡黄色混浊液体约200mL,余腹部正常,确诊为医源性升结肠损伤。因病变局限,行腹腔局部冲洗,经原结肠壁2漏口各置1根橡皮造瘘管,并行荷包缝合,在结肠旁沟、结肠内侧、盆腔放置引流管。再次术后,患者并发肺部严重感染,给予全胃肠外营养、肠瘘局部用甲硝唑和庆大霉素液持续冲洗、保持引流管通畅同时降低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炎症控制后,连续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2周,肠瘘愈合,遂改为肠内营养,逐步恢复饮食。术后40d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