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脾蒂处理的方法选择

3.3 脾蒂处理的方法选择

脾蒂处理的方法包括脾门血管的游离和结扎,超声刀因为热效应低,只损伤周围1mm组织,不产生烟雾,具有安全性高,手术视野清晰等优点[2],且对于直径小于3mm血管,可以凝血及切割一次完成,因而可以放心地在脾门血管周围进行游离。Ligasure可以安全闭合直径小于7mm血管,但前者和后者比较在游离血管时灵活性相对较高,但在闭合结扎血管方面存在不足,故在术中结合使用,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对于脾蒂血管不易分离的患者,采用Edo-GIA断离脾蒂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但费用昂贵,对于巨大脾脏脾蒂不易托起,限制了其应用;对于脾蒂血管过短难以暴露的患者,国内王连臣等[3]研究认为脾叶动脉分支以二支型占优势,而此型叶动脉在脾门处易于寻找、分离和结扎脾动脉二级脾蒂血管进入脾实质前可分出2~4cm,在脾切除中只要操作手法轻柔,脾叶动脉的这一长度就足够行血管分离结扎,尤其在LS中,腹腔镜本身就具有放大作用,分离解剖血管更加清晰。我们采用超声刀对二级脾蒂血管进行分离,用Ham-o-Lock生物夹夹闭。但对于脾蒂血管分离困难的患者,改为手助方式处理脾蒂或及时中转开腹,是一种比较明智并且安全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