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思维
2025年11月13日
(一)“财政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和“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首先,要树立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的思维。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分析不同时期的财政思想,从历史、辩证的角度正确理解不同时期财政的现象和本质、不同国家形态下税收的本质。在当前世界各国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竞争加剧、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坚持运用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时期我国财政的发展趋势、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和“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的主要任务,为学生构筑牢固、正确的财政思想防线,抵制错误财政思想、错误财政言论对学生的危害,培养合格的财政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次,要树立创新的思维。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新理论、新知识和新研究方法的发展,熟悉财政、税收领域的国内外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要创新“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结合智慧教学平台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