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促三观,优秀思想引就业

一、潜移默化促三观,优秀思想引就业

军事课主要涉及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军事动态,以及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意识形态塑造方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坚持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军事理论”课程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多数大学生的年龄处于18~23岁之间,正处于意识形态逐渐成形的关键时期,可以积极地加以引导。“军事理论”课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和国土意识,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军事理论”课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这一学科的德育色彩。通过讲授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革命历史、战斗故事和国防知识,讲述关系国家民族兴亡的大事,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增强忧患意识,使得这些革命事迹和军事故事焕发出超越时空的教育力量和价值,让大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军事理论”课中优秀的思想具有良好的就业指导作用。大学时代意味着高中时代的结束,也是开展职业生涯的前奏,是知识结构的重塑期、整理期,在这段时期学生完成知识的整合、梳理,为迈向社会、走向独立做准备。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尤其是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思想,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当前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可以让学生在就业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军事思想在军事科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军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了正确的军事思想的指导,可以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增大获胜的可能性。很多优秀的军事思想也被人们广泛而巧妙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同样的,这些军事思想也可以用于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实践。研读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作品,领会其中精髓,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在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环境时,冷静应对、合理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在就业时找到正确的方向。

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培养,优秀军事思想所具有的指导作用,可以让学生受益无穷,具有深远的意义;而红色基因的传递可以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增强国防观念,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