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部结构

(二)内部结构

首先,从职称结构来看,2019年普通高校的兼职教师中,正高级职称占比19%、副高级职称占比19%、中级职称占比34%、初级职称占比9%、未定职称占比19%。总体来看兼职教师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中级职称占比最大,但需要关注的是,未评定职称的人员占比较高,与高级和副高级职称规模相当。而同期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更接近正态分布,从高级职称至未定职称的占比依次为13%、30%、39%、10%和8%。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兼职教师中有许多在企业任职的人员,尽管其工作能力及取得成就较高,但对职称评定诉求较低。

其次,从学历结构看,兼职教师平均学历水平低于专任教师。2019年高校兼职教师中有16%的博士学历、32%的硕士学历、5%的专科及以下学历,其余近半数学历为本科。与此相比,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占比65%,远高于兼职教师。近年来随着大学教师聘用标准的不断提高,大部分高校对专任教师的学历要求为博士,部分专业可放宽至硕士,因此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平均学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而高校对于兼职教师聘用,更看重其工作能力,对学历没有过高要求。

再次,从授课内容结构看,兼职教师主要进行专业课的教授。2019年,高校兼职教师教授专业课的人数为44.7万人,教授公共课的人数为8.4万人,专业课教师占比84.2%。而在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占比为76.4%。由此也可以看出,兼职教师聘用时更加看重其在专业领域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图2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图3 兼职教师职称结构

图4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图5 兼职教师学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