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成果评估难
2025年11月13日
(三)教学改革成果评估难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但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行教育成果需要长周期才能起效、才能显见,但在当前进入速度竞争的时代,教育主管部门量化考核高校,高校量化考评教师,而且都以三年或五年短周期为主,显然与人才德育成果需要长周期、主观评价的本质相悖。尽管这是所有课程思政的共同难题,但在金融课程思政上却更加突出。原因有三:一是高校金融专业的发展历史本身并不长,人才德行状况的样本考量时期就比其他专业短;二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流动性更大,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很多非金融类专业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升学过程中转向金融的跨校跨专业流动;三是很多金融类课程交叉性过强,学生的德育养成更无法区分得益于哪门课程,极难对单一学科的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估。尽管有些高校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这种方式对每门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衡量,但无论从问卷设计还是从学生主观认知,都无法对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的育人成果进行真实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