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的概念与内含
2025年11月13日
(一)项目制的概念与内含
项目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达成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制是中国分税制改革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其本质是一种财政和资源再分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从财政分配的角度来看,项目制是国家将财政资金以“项目”的方式分层下放,实现从中央到基层的财政转移支付,完成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从公共治理的角度上来看,项目制不仅仅是一种财政转移支付工具,更是国家层级管控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各社会组织的治理手段和机制。[2]
项目制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竞争性的特点。项目制跟传统的科层制相比,能够使上级组织拥有集中的资源配置权利,打破传统组织中的单一“层层动员”,形成“多向动员”,带来了管理上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项目制的本质意义是上级组织通过激励下级组织来实现项目化管理,这种激励会打破国家对资源分配的传统模式,激发各组织之间的竞争,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