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研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

结构化研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

任永菊*

摘要: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门多次发文,强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教学改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结构化研讨具有角色化、渐进化、结构化、科学化等特点,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出勤率、大大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潜力、有效规避一般性讨论中的“一言堂”模式等,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关键词:结构化研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

任永菊: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2],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3]。基于此,本文以剖析结构化研讨特点为切入点,探究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创业灵感的基础上,提供教学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