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培养目标,建设实习基地

(二)明确培养目标,建设实习基地

互联网金融行业所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学校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应该立足社会需求,而不仅仅是传统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补充,基于互联网金融人才市场需求结构来建立一个清晰的培养目标。分析各大企业人才需求中,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缺口占有极大比例,高校应该立足市场需求来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这种符合人才需要了解互联网金融主要运作模式、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掌握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层出不穷的产品经营模式、风险以及监管要求,同时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以应用在具体的实践中,作为金融行业人才必须要具备充分的风险意识与监管意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与人才能力结构培养,通过优化互联网金融课程体系与多样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一个符合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在“互联网金融”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必然要以实践性为核心。高校可以加大投资建立金融科技实验室或者进行设备更新与维护。教学改革经费的投入与互联网金融相关课程与专业课可以表现出可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不断推出金融创新产品,这对金融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获得相关特色配置与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让同学们融入真正的情景教学中,以真实案例、真实对象、真实数据为基础实现真实实践操作。同时,学校应该与互联网行业中先进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同学们脱离课堂的模拟实践投入真实的实践中去,帮助同学们突破思维定式发现自身能力与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之间的差距,继而同学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能力。建立校外导师机制,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差距,让校外导师也参与到课程当中,根据自身丰富的经历与案例来充实课堂内容,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建立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这种校外+校内的结合机制,才能够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入融合,以促进学校能够为社会输出高质量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