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前提
2025年11月13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前提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单一传授课本知识,而不强调价值取向的问题。微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它将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抽离,强调人与物在稀缺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一般生产关系,易产生片面性。这其中大部分理论与实际难以结合,很多理论、假设等都是基于复杂的现实经济问题提出的,体现不出经济问题的本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需要改变单一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观和方法论融入经济理论中,让学生们能够更辩证地看待微观经济学,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们进行一个正确的价值引领。
其次,教学的出发点应是培养学生们的民族使命担当和民族自豪感。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与将来的严峻挑战融入课本知识的讲授中,让学生们能够以自身成长与国家未来发展密切联系,使其能够时刻心系祖国,真正做到“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最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不只是仅仅让学生们了解经济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鼓励学生们参与到各种经济热点问题中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分析并判断当前经济现状与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