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目治理结构的优缺点
项目治理能够打破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将市场机制和科层系统联动起来,带来一种新的治理逻辑,这种治理方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激励而非控制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项目治理能够实现专项资源(资金)的专项使用,清晰的目标、科学的管理过程,是介于科层制和市场化的治理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构形式相适应,这种治理模式能够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中国政府在公共事业发展方面的领导力,提高中国公共事业的建设水平。
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项目治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国家在项目治理的过程中其政权运作理性化有所欠缺,项目治理受制于科层体系的牵制,在执行的过程中偏离了最初的目标。并且国家在项目推行过程中激励和控制的关系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呈现出轻激励重控制的局面,难以调动基层组织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弱化了项目治理机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