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管理视角

(三)从教学管理视角

首先,从整体思维出发,加强顶层设计,避免死板教条的规章制度抑制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明确研究生教学的首要目的在于培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更为立体的实践式课程体系,为师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场景和硬件支持,提高硕士研究生碎片时间的利用率,更好地整合高校内部的资源。

其次,制定与学生整体素质密切相关的培养目标和毕业标准,避免管理功能漂移。聆听硕士研究生群体内部的诉求,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本身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活动,只有正确理解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观,才能避免奖惩与目标的错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实现目标正确性和过程规范性相统一。

最后,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实现全过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优化。包括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科教融合或产教融合以及毕业生去向等,实现硕士研究生教学全生命周期的提质增效,满足国家、社会、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注释】

[1]梁传杰:《深刻领会发展思路内涵引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年第11期。

[2]祁占勇、陈鹏:《重大疫情背景下我国研究生规模扩张的迫切需求与路径选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

[3]阳荣威、胡陆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及其应对措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4]汪霞:《研究生课程层次性设计的改革:分性、分层、分类》,《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4期。

[5]兰珍莉:《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内涵、功能及实现条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4期。

[6]苏俊宏、徐均琪、吴慎将、万文博、时凯:《科研赋能教学模式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第2期。

[7]胡军华、郑瑞强:《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约束性因素与促进机制》,《教育学术月刊》,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