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鸣式智慧型”课堂

二、打造“共鸣式智慧型”课堂

“共鸣式智慧型”课堂的两大关键词为“共鸣”和“智慧”,有效把握这两点才能吸引当前的学生群体。以互联网为背景成长起来的“00后”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早已养成了从互联网获取最新学习资源的习惯。与无所不包且飞速更新的网络资源相比,教师显然不再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如果仍然用传统手段讲授陈旧知识,势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紧跟年轻学生的流行趋势,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智慧”型教学。同时,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方法,寻求与学生的“共鸣点”,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

首先,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华北电力大学葛玉敏老师认为,恰到好处的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学生微信对话截图、专门录制的实验视频、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及时的总结归纳、巧用视频做类比、教师的奖励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以上种种均需要教师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有天壤之别。进而,如何走向“智慧”?一是给学生推荐优秀的线上视频资料供他们课外自主学习;二是使用“雨课堂”等课上辅助教学手段,将手机从“对手”变成学习的“助手”,成为助力学习的工具。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难免有很多计算,这时可以利用“雨课堂”让学生作答。同时,通过热烈的弹幕讨论、课上随机点名、学生手机投稿等方式,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真正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乐学并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