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创建动态的教学培养模式

(二)课堂改革:创建动态的教学培养模式

课堂学习是研究生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无论是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还是缓慢改进中的“教师引领”课堂都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在新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方向的重要作用。研究生是具备一定知识积淀的受教育群体,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授课方式上更应注重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导师在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的话语权,提升课程教材建设质量,保证学生有能力参与相关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设立激励机制来督促任课教师提高课堂建设能力,目前研究生教育“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也是由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决定的。学校应该为深化研究生课堂改革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布局,以深化理解、启发探索、强调实用为目的,灵活调整授课内容。教师应考虑降低其课堂控制比重,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或者以翻转课堂的方式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对知识进行自我解读,加深其对知识的认知。此外,还可以建立双向的互动机制,掌握学生兴趣方向与学习难点,多开展诸如专业研讨会等启发型、研讨型、探究型的课程,注重方法指导与思维引领,使课程教学成为一个动态化过程,从而实现研究生学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