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灌输课堂向辩论课堂转变
2025年11月13日
三、从灌输课堂向辩论课堂转变
当前形势下,这种转变势在必行。灌输式课堂上教师属于“自导自演”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观众”。学生不能参与到“表演”当中,逐渐失去了对教师“表演”的兴趣。所以,灌输式课堂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的能力。而辩论课堂以师生之间的辩论为主要特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那么该如何实现这一转变?一是将教师的“演员”角色交给学生,教师只做“导演”,将学生从“观众”变为“演员”。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在课堂上“表演”,同时允许学生对教师的引导提出质疑,并互相讨论。二是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当然,这种转变不能仅仅是由原来的“沉默”式课堂变为简单的“问答”式。如,教师问:计算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用什么方法?学生答:用几何平均。仅仅这种形式的问答是不够的,教师要激励学生提前做好预习以形成“问号”,课上对教师教授内容积极思考,进一步提出疑问,如:为什么年均增长速度的计算要用几何平均而不用算术平均法呢?要培养学生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进而敢于和教师进行辩论,才能使知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互动。为实现上述转变,教师要对课堂、对学生倾注情感,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对统计知识的需求,在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