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
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展密切合作,在实践中培养
学生的思政认知
“财政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不单单停留在书本知识,而是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性人才。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注社会问题的热情,培育学生懂得运用技能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素养。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淘汰旧的知识。但如何巩固和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应该与不同企业或是政府财税部门开展合作,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财政思政认知。例如,可在学期末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尝试帮助小企业、灵活就业者主体进行纳税申报,也可以跟随政府税务部门深入企业,检查企业纳税情况。这样的模拟操作过程既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财政的重要作用,又能培养他们遵纪守法成为合格纳税人的思想。也可以聘请财政税务部门经验丰富的部门工作人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建立长期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自觉践行行业职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