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传统、内容滞后

(一)教学模式传统、内容滞后

现如今,各大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使用电子课件进行授课,大多数都是仅仅教授知识点与相关基础理论,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互联网金融中新型领域的第三方支付、P2P网贷、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义、分类、特征、业务模式、所存在的风险、金融监管等,金融专业自身就是一项难以把握的专业,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得到的是学生被动的听课。同时高校所使用的课本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随着金融行业飞速发展,课本作为学习的基础必然要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而高校的课程也没有实现应有的变革,往复使用也形成了教学内容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通常会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将理论与金融市场进行关联,更不能利用自身的条件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

高校金融专业在教学课程设置上存在着课程安排重复的问题,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通常会存在课程名称不同但部分实际内容重复程度很高的问题,通常反复学习能够增加同学们的记忆点,但是实际上应该指导学生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性思考,而不是重复的模块训练,难以让学生对专业实现整体全面的理解,大大影响了课程的效果,同时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