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项目制治理运用到基层教学组织结构改革的意义

(三)高校项目制治理运用到基层教学组织结构改革的意义

在探讨高校项目制治理运用到基层教学组织结构改革的意义之前,笔者对基层教学组织结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水平和高校“项目”建设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基层教学组织结构是建设基层教学组织的基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高校“项目”建设的支撑,基层教学组织结构亦是高校“项目”建设的基础,高校项目建设又反向驱动基层教学组织结构的改革和创新。

图1 基层教学组织结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高校“项目”建设关系

高等教育项目制是一种国家治理高校发展的手段和机制,表现为层级分发“项目”。国家通过顶层设计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项目”,地方政府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认领并细化政策将“项目”打包下放到地方高校中,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高校的发展定位来建设“项目”,从而形成了一个中央“发包”——地方政府“打包”——高校“抓包”的项目制实施过程。[3]

高等教育项目制具有激励性质,打破了传统的高校资源配置方式。高校“项目”建设能够驱动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将项目制的治理模式和思维模式引入基层教学组织结构建设中能够打破传统的科层制结构,将项目制和科层制融合起来,构建新型的基层教学组织结构(教学团队、校企协同育人团队),能够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水平,为高校“项目”建设筑牢根基,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