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科技背景下的“金融学”课程改革初探

基于金融科技背景下的“金融学”课程改革初探

刘玲 齐嘉琳*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始迅速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金融科技(Fintech)在金融运用领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金融学”的内容和教学理念也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地创新优化。同时,由于“金融学”课程本身具有的实用性和专业性特点,“金融学”课程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科技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投入。本文阐述了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基于此对于“金融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创新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金融科技;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

刘玲:博士,副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为货币经济学、信用管理

齐嘉琳: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信用评级’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天津商业大学“课程思政”改革课建设项目“信用评级”、天津商业大学金融学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金融学天津商业大学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天津商业大学“金课”建设项目—金融学(19JKJS01091)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3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将金融科技定义为金融服务中以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创新科技。金融科技的产生不仅对金融市场和机构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还影响了金融教育领域的发展。各大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从专一型人才逐渐变为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此背景下,更需要对“金融学”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将金融科技的相关最新前沿知识和应用融合在“金融学”课程当中,进一步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性金融人才。